國內新聞動態
您當前的位置: 新聞動態>>國內新聞動態>>

中國大洋83航次第一航段取得重要階段性成果

發布日期:2024-05-08 13:40:33

“深海一號”船搭載蛟龍號載人潛水器,于當地時間3月8日停靠佛得角普拉亞港,標志著中國大洋83航次第一航段任務順利結束。本航段自2023年12月17日由青島起航,先后在印度洋、南大西洋開展調查作業,共歷時83天,總航程約2.5萬公里。

中國大洋83航次第一航段聚焦南大西洋中脊臨近海山開展生物多樣性和連通性調查。利用蛟龍號載人潛水器成功搜索、定位和證實多處活動熱液區,獲取溫度、甲烷、氫氣等環境數據,獲得盲蝦、貽貝、海綿、珊瑚等生物樣品以及沉積物、硫化物煙囪體、玄武巖等地質樣品。同時,還完成電視抓斗取樣、可視箱式取樣等調查。

本航段是中國在南大西洋的首個載人深潛航次。航次全體科考隊員秉承“嚴謹求實、團結協作、拼搏奉獻、勇攀高峰”的中國載人深潛精神和“自強、探索、奉獻、和平”的中國大洋精神,在春節期間,遠離祖國親人,仍然堅守崗位,除夕夜蛟龍號下潛任務并創造了九天九潛的下潛新紀錄;2024年龍年伊始,在短暫休息后,全體隊員化思念為動力,精神飽滿、斗志昂揚地投入到忙碌的工作中,安全順利的完成了第一航段的調查任務。

洋中脊是地質構造過程、生命過程、水動力過程劇烈作用的區域,是地球多圈層物質能量交換的熱點,孕育了人類可持續發展所需的豐富資源,深刻塑造了全球海洋生態系統和生物多樣性,是當前深海環境保護與利用的重點研究區域。南大西洋中脊連接北大西洋、南大洋與印度洋脊,是全球洋中脊系統的關鍵節點和大洋傳送帶的關鍵節點,是全球氣候變化響應的敏感區域。本航段初步證實了南、北大西洋熱液生物群落具有高度相似性,為識別南大西洋生物多樣性熱點區提供了科學支撐。獲取的數據資料和樣品有助于深入認識洋中脊這一深海生境的特殊性,取得的成果彌補了南大西洋生物多樣性的調查空白,豐富了全球深海生物多樣性的認識,有效支撐全球深海生物地理分布格局的形成及維持機制研究,助力人類更好地認識深海、保護深海、利用深海,為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作出積極貢獻。

據悉,中國大洋83航次共分為兩個航段,由國家深海基地管理中心組織實施,聯合自然資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第二海洋研究所、第三海洋研究所等單位共同完成。“深海一號”船在佛得角完成物料補給及人員輪換后,預計于3月11日出發,前往北大西洋繼續執行第二航段的科考任務。

相關鏈接

Copyright 2011 中國大洋礦產資源研究開發協會 版權所有 京ICP備13044873號-1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10270號 地址:北京市西城區復興門外大街1號 郵編:100860
主站蜘蛛池模板: 仪征市| 屯留县| 万年县| 鄂托克旗| 兰溪市| 安国市| 永定县| 福贡县| 陇西县| 萨迦县| 南昌县| 石门县| 中卫市| 柳林县| 津南区| 文化| 阜新市| 泊头市| 沿河| 台江县| 万年县| 盐城市| 隆子县| 通江县| 蒙城县| 子长县| 沾化县| 洛南县| 横峰县| 马尔康县| 林州市| 城固县| 明光市| 兴山县| 石屏县| 合阳县| 贺兰县| 琼中| 韩城市| 尖扎县| 堆龙德庆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