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規劃
您當前的位置: 工作進展>>政策規劃>>

《2021中國海洋經濟發展指數》解讀

發布日期:2022-02-17 09:35:00

《2021中國海洋經濟發展指數》解讀

穩健復蘇顯韌性長期向好有支撐

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沖擊和復雜多變國際環境影響,海洋經濟面臨前所未有挑戰。面對嚴峻的內外部環境,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的堅強領導下,涉海部門和沿海地方積極穩妥應對,較快扭轉了海洋經濟下滑勢頭。海洋經濟保持基本穩定,發展成效顯著,發展潛力十足。《2021中國海洋經濟發展指數》(以下簡稱《指數》)顯示,2020年中國海洋經濟發展指數為135.8,同比下降0.7%,十年來年均增速達3.1%。

海洋經濟展現發展韌性

《指數》顯示,2020年發展水平指數為133.8。受疫情影響,同比下降4.2%,發展水平小幅降低。

海洋經濟規模有所下降。“十三五”前四年,我國海洋經濟始終保持穩步增長的態勢,年均增速5.1%。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等沖擊,我國海洋生產總值比上年下降5.3%,尤其是濱海旅游業受疫情沖擊最大,產業增加值與上年相比下降了24.5個百分點,是海洋經濟整體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

海洋產業結構持續調整。第三產業增加值占海洋生產總值的比重連續三年在60.0%以上,持續發揮引擎和穩定器作用。海洋制造業發展穩定,占海洋經濟總量的比重保持在30.0%左右。海洋新興產業呈現良好的發展活力并快速增長,全年海洋新興產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10.5%。

海洋經濟效益逐步恢復。在疫情沖擊下,2020年海洋工業企業營業收入利潤率、成本利潤率、資產利潤率略有下降。國家和地方及時加大宏觀政策應對力度,積極出臺推遲繳納海域使用金、提高供水補貼和用電優惠、加大財政獎勵等一系列政策措施,有序推進復工復產,助力海洋產業企穩回升,海洋經濟效益逐季好轉,全年重點監測的規模以上海洋工業企業營業收入、利潤降幅連續7個月收窄,全年營業收入利潤率較前三季度增加0.3個百分點。

海洋領域經貿合作不斷深化。2020年全球海運貿易量整體下滑,我國經濟和海運貿易在經歷年初下降后迅速反彈,海運進口表現強勁,干散貨、鐵礦石、原油以及液化天然氣進口量大幅增長;海運出口量逐季改善,四季度實現正增長。全年我國與重點監測的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沿線國家貨物進出口總額近1.3萬億美元,比上年增長1.3%,對穩定國家對外貿易起到重要支撐作用。企業對外合作不斷深化,我國首個中外合資海上風電項目正式落地江蘇;中國與沙特阿拉伯簽訂合作諒解備忘錄,就開展海水淡化技術研發合作達成共識。

發展成效持續提高

《指數》顯示,2020年發展成效指數為133.7,同比增長0.5%,發展成效持續提高。

海洋經濟發展好于預期。受疫情影響,國內消費受到抑制,2020年海洋生產總值增長率出現了自2001年有統計數據以來的首次負增長,海洋經濟波動幅度較大。隨著國內疫情管控有序開展,各行業各部門積極復工復產,海洋漁業、海洋交通運輸等產業快速復蘇,海水產品生產者價格綜合指數、沿海散貨運價指數等基本保持穩定。

民生改善能力不斷提升。在新發展階段下,海洋經濟領域積極推進保就業、保民生,2020年沿海漁民人均純收入超2.8萬元,明顯高于同期農民人均純收入。“十三五”以來,我國人均海洋水產品供應量基本穩定在23千克以上,每萬人海洋公園面積基本保持在3.7公頃左右,藍色糧倉供應潛力進一步釋放,沿海地區親海空間持續優化擴展,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需要的條件進一步增強。

發展潛力精進優化

《指數》顯示,2020年發展潛力指數為140.6,同比增長2.8%,發展潛力進一步增強。

海洋科技創新水平穩步提升。海洋科技創新投入持續增加,人才隊伍不斷壯大,成果轉化能力顯著提高。2020年重點監測的海洋科研機構中,研發經費較2011年翻了一番,科技人才較2011年增加了1萬多人,專利授權數達到2011年的4倍。海洋科技創新成果不斷涌現,并取得一系列新突破。“奮斗者”號、“海斗一號”等為代表的海洋探測運載作業技術實現質的飛躍,填補國內空白。天然氣水合物實現從探索性試采向試驗性試采的重大跨越,天然氣水合物產業化進程邁出關鍵一步。全球首艘10萬噸級智慧漁業大型養殖工船中間試驗船“國信101”號正式交付,突破深遠海養殖技術瓶頸,助推產業智能化、信息化發展。

海洋資源與生態環境持續優化。海洋資源利用管控有力,海洋生態環境持續改善。強化海洋國土空間規劃管控和用途管制,基本形成多規合一的國土空間規劃體系頂層設計和總體框架。2020年近岸海域優良水質面積比例達77.4%,符合第一類海水水質標準的海域面積占我國管轄海域面積的96.8%。“藍色海灣”、海岸帶保護修復等重大工程持續推進,“十三五”時期累計整治修復海岸線1200公里、濱海濕地2.3萬公頃。

(作者為國家海洋信息中心副主任)

相關鏈接

Copyright 2011 中國大洋礦產資源研究開發協會 版權所有 京ICP備13044873號-1 地址:北京市西城區復興門外大街1號 郵編:100860
主站蜘蛛池模板: 黄冈市| 淮阳县| 镇赉县| 金坛市| 怀化市| 五常市| 竹北市| 类乌齐县| 田东县| 白城市| 湘乡市| 奎屯市| 乐安县| 泸水县| 稷山县| 巨野县| 息烽县| 佛坪县| 西城区| 和静县| 读书| 闽清县| 六安市| 瑞昌市| 拜泉县| 庄河市| 宜兰县| 阜康市| 怀化市| 永新县| 枣强县| 天祝| 苍山县| 凌源市| 沐川县| 视频| 团风县| 会泽县| 冀州市| 镇江市| 华蓥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