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新聞動態
您當前的位置: 新聞動態>>國內新聞動態>>

中新網:中國大洋50航次調查完成 取得多項成果

發布日期:2018-10-22 15:50:48

記者19日從自然資源部獲悉,歷時98天,總航程1.5萬海里,由自然資源部組織的中國大洋50航次調查隊搭乘“向陽紅03”船19日停靠廈門國際郵輪碼頭。

“向陽紅03”船船長徐華說,中國大洋50航次分為A、B兩個航段。其中A段主要任務是履行中國大洋礦產資源研究開發協會多金屬結核合同區延期合同,B段為中國五礦集團有限公司合同區2018年航次任務。這是中國兩個國際海底礦區承包者首次開展的東太平洋多金屬結核合同區聯合調查。

據介紹,本航次調查具有作業站位多、空間跨度大、涉及專業廣等特點。調查隊通過多學科立體觀測與實驗手段,完成了兩個礦區及鄰近海域多金屬結核資源、微生物基因資源、深海環境與生物多樣性等調查,取得多項突破性成果。

——首次利用地質取樣和海底攝像等手段完成中國五礦合同區中部5個區塊多金屬結核資源調查,獲取豐富的數據和樣品,深化海底多金屬結核資源分布和礦床地質特征認識。同時在中國大洋協會合同區西部區塊完成多金屬結核資源加密調查,提高了資源調查網度和勘查程度,為合同區資源評價提供了重要的數據資料基礎。

——綜合運用長時間序列錨系立體觀測、水下影像和取樣系統、溫鹽深儀采水、浮游生物分層拖網等調查手段,開展多要素、立體式環境綜合調查,并首次在中國五礦合同區開展多學科綜合環境調查。

——首次在中國五礦合同區完成布放并回收一套長時間序列錨系潛標系統。本航次,科考隊共回收全水深錨系潛標4套,完成3套潛標系統的布放任務。

——首次在西太平洋牛郎平頂海山完成深海微生物原位富集培養和功能驗證實驗,定向獲取了大量高保真微生物原位富集菌群和環境數據,推進深海微生物研究海底試驗平臺建設,進一步充實了中國深海微生物菌種庫。

——首次在東太洋兩個合同區同時開展海洋微塑料調查,了解該區域海洋微塑料分布、數量、種類等情況,為促進中東太平洋海域海洋環境保護提供基礎支撐,推進中國融入全球海洋微塑料監測和國際治理。

——在西太平洋牛郎平頂海山、東太平洋克拉里昂-克里伯頓區南北垂直斷面,重點開展水文、化學、生物、地質等綜合調查。這對于中國開展海山區域環境研究、資源開發、生物多樣性和基因資源利用等具有重要科學價值。

相關鏈接

Copyright 2011 中國大洋礦產資源研究開發協會 版權所有 京ICP備13044873號-1 地址:北京市西城區復興門外大街1號 郵編:100860
主站蜘蛛池模板: 铜山县| 阳原县| 阿拉尔市| 长寿区| 临湘市| 重庆市| 民权县| 板桥市| 布尔津县| 荥阳市| 宕昌县| 唐河县| 宣威市| 徐水县| 颍上县| 东莞市| 榆中县| 民丰县| 宜兰市| 彰化县| 疏勒县| 金沙县| 紫金县| 株洲县| 烟台市| 塔河县| 高淳县| 无极县| 甘洛县| 微山县| 徐汇区| 玛多县| 射洪县| 克东县| 马尔康县| 莆田市| 衡东县| 大连市| 太白县| 新民市| 宁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