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新聞動態
您當前的位置: 新聞動態>>國內新聞動態>>

中國新聞網:中國無人潛水器“海龍三號”西北太平洋成功開展試驗性應用

發布日期:2018-09-04 15:00:08

據記者獲悉,正在執行自然資源部批準的中國大洋48航次任務的“大洋一號”船上,由中國自主研發的6000米勘查取樣型無人遙控潛水器(ROV)“海龍三號”在西北太平洋海山區成功開展了試驗性應用。

  當地時間8月20日至26日,由中國自主研發的“海龍三號”無人遙控潛水器在西北太平洋海山區成功實施5次深海下潛,最大潛深4200米,共完成22次座底,36次懸停觀測,近底觀測作業16個小時,采集到結殼和結核樣品,以及海綿、海百合、紅珊瑚等6類生物樣品,成功開展了該區域典型海山環境調查任務。

  中國大洋48航次領隊孫利佳對記者表示,“海龍三號”ROV系統的試驗性應用成功,標志著中國深海重大技術裝備發展又向前邁出了重要一步。

  據該設備主要負責人吳超介紹,“海龍三號”有兩大優勢:一是可以實現大跨度、長距離近底觀測取樣;二是具備定點、精細化作業能力。在“大洋一號”母船的配合下,“海龍三號”在水下完成了海山區功能測試、定點取樣、標識物投放、母船與ROV聯動配合、近底長距離觀測、拍照攝像等功能目標任務。

  “海龍三號”是國內首臺6000米級通用作業型無人遙控潛水器,配備宏吸式取樣器、巖石切割機、沉積物保壓取樣器等設備,并搭載前視聲吶等特種工具,具備自動避讓障礙物、深海定位能力。另裝有11個高清攝像頭滿足深海觀測、拍攝像功能。今年4月份,“海龍三號”完成海試驗收,進入試驗性應用階段。

  中國大洋48航次首席科學家李懷明表示,此次“海龍三號”潛水器系統的試驗性應用任務是“蛟龍探海”工程中“深海技術裝備發展計劃”的一項重要內容。應用結果表明,“海龍三號”性能狀態穩定、作業模式成熟、取樣手段豐富、本體操控嫻熟,能夠適應多種水深和地形環境,具備了在全球60%的海域開展科學考察活動的能力。(完)


相關鏈接

Copyright 2011 中國大洋礦產資源研究開發協會 版權所有 京ICP備13044873號-1 地址:北京市西城區復興門外大街1號 郵編:100860
主站蜘蛛池模板: 手机| 册亨县| 全南县| 观塘区| 武邑县| 房产| 鄂托克前旗| 江津市| 和田市| 大庆市| 渝中区| 汉阴县| 平谷区| 八宿县| 和田市| 阿拉尔市| 兰坪| 资阳市| 新余市| 沁源县| 隆德县| 茂名市| 政和县| 应用必备| 麻栗坡县| 柘城县| 和顺县| 民乐县| 郸城县| 嵩明县| 武川县| 年辖:市辖区| 通海县| 衡水市| 会同县| 彭山县| 任丘市| 桦南县| 鲁山县| 利津县| 通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