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新聞動態
您當前的位置: 新聞動態>>國內新聞動態>>

富鈷結殼勘探合同海上國際培訓工作在關島結業

發布日期:2017-10-26 09:02:14

日前,記者從中國大洋礦產資源研究開發協會(以下簡稱“大洋協會”)了解到,10月18日,在西太平洋執行中國大洋41B航次任務的“海洋六號”科考船上,舉辦了富鈷結殼勘探合同海上國際培訓結業典禮。受大洋協會委托,航段首席姚會強向自墨西哥、加納和肯尼亞的3名受訓人員頒發了培訓結業證書。

本次海上勘探培訓任務是履行2014年中國大洋協會與國際海底管理局簽訂了《富鈷結殼勘探合同》中培訓任務內容。5名發展中國家海洋工作者通過國際海底管理局遴選,最終3名國際學員參加并完成培訓。

記者了解到,從9月10日第一名國際學員登船至10月23日最后一名國際學員下船返回,培訓時間約40天。培訓內容豐富,涉及富鈷結殼資源勘探的地質取樣方法、地球物理調查方法、環境基線調查研究方法等內容。培訓形式多樣,以甲板作業、地質描述、現場化學分析測試、環境調查為主開展實踐培訓,期間穿插多個講座,開展系統性、理論性的培訓。培訓授課次數達28場。

在培訓工作即將結束時,國際學員撰寫了培訓報告,認真總結了培訓收獲。他們親身感受到了我國為踐行“國際海域資源為全人類共同財產”所付出的努力,感謝大洋協會提供培訓機會,殷切希望將來能有機會進一步開展交流與合作。通過此次培訓,他們深入了解到“海洋六號”為代表的科考團隊是如何進行富鈷結殼資源勘探的,體會到我國海洋科技工作者“自強、探索、奉獻、和平”的大洋精神,感受到中國人濃郁的人文情懷。

為發展中國家培訓海洋科技人員,既是合同承包者承擔的合同義務,也是《聯合國海洋法公約》所確立的國際海底活動服務于全人類利益的體現。積極開展國際培訓,不僅表現了承包者積極履行合同義務的態度,也體現了我國主動承擔國際責任的大國形象,對促進我國國際科技合作交流、提高我國國際影響力具有重要意義。

記者獲悉,10月21日至23日,三位國際學員陸續從關島啟程歸國,“海洋六號”富鈷結殼勘探合同國際培訓工作圓滿結束。(中國網)

國際學員合影(左一為加納學員,左二為墨西哥學員,左三為肯尼亞學員)

大洋41B航次第三航段部分科考隊員與國際學員合影


相關鏈接

Copyright 2011 中國大洋礦產資源研究開發協會 版權所有 京ICP備13044873號-1 地址:北京市西城區復興門外大街1號 郵編:100860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六枝特区| 龙泉市| 泰兴市| 尉犁县| 上蔡县| 普定县| 中牟县| 克山县| 边坝县| 会昌县| 连山| 柘荣县| 四川省| 互助| 大名县| 电白县| 乌恰县| 修武县| 进贤县| 永新县| 开原市| 诸暨市| 图片| 辽中县| 台中县| 拉萨市| 大悟县| 来安县| 泾源县| 惠州市| 宣化县| 怀化市| 章丘市| 南部县| 张家港市| 稷山县| 崇阳县| 丰台区| 四会市| 永宁县| 棋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