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新聞動態
您當前的位置: 新聞動態>>國內新聞動態>>

國家海洋局:我國深海大洋生物資源探測開發取得階段性成果

發布日期:2017-08-01 09:27:45

國家海洋局副局長孫書賢22日在廈門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表示,經過十多年的發展,我國深海生物資源勘探開發在深海生物勘探、深海微生物資源庫規范化建設、深海生物學基礎研究、生物資源應用潛力評估與開發利用等五方面取得階段性成果。

孫書賢介紹,國家海洋局在深海生物資源探測與保藏取得顯著成效,徹底改變了我國在國際海底基因資源研發領域的狀況。2015年的大洋調查,國家海洋局獲得大量深海微生物資源,分離了近1萬株微生物,建立了中國第一個深海菌種庫。目前庫藏海洋微生物2.2萬株,涵蓋3400多個種,國際領先。

同時,國家海洋局系統開展資源應用潛力評估,獲得一批深海知識產權,在醫藥、環保、工業等領域展現了良好的應用前景。十多年來,國家海洋局完成4000多株微生物資源在海洋藥物、生物農藥、環境保護、生物技術、工業酶應用等方面的潛力評估,申請國際國內發明專利200多項。

孫書賢說,國家海洋局在深海生物基礎研究上,碩果累累。十多年來,國家海洋局完成100多個海洋微生物新物種分類與系統進化研究,在深海微生物功能與代謝機制研究方面取得重要進展。其中,“海洋石油降解菌研究”成果入選“2014年中國海洋十大科技進展”。

值得關注的是,我國大洋生物勘探技術顯著提高,形成了“三龍”深海探測,微生物海底長期原位培養等系列創新性深海裝備。目前,海洋調查船隊已增加至近40艘,載人潛器蛟龍號已成功下潛150多次;逐步形成了以“蛟龍號”“海龍號”“潛龍號”這“三龍”為代表的深海裝備體系。

孫書賢表示,未來,國家海洋局將積極獲取深海底部生物基因樣品,提升我國深海生物及其基因資源的培養與獲取能力。同時,開展資源潛力評估,形成商業開發深海生物基因資源的能力,推進深海生物資源開發利用的產業化應用示范。(完)新華社 付敏)

相關鏈接

Copyright 2011 中國大洋礦產資源研究開發協會 版權所有 京ICP備13044873號-1 地址:北京市西城區復興門外大街1號 郵編:100860
主站蜘蛛池模板: 隆化县| 镶黄旗| 通江县| 聊城市| 平潭县| 芒康县| 祁门县| 林周县| 昌黎县| 微山县| 海口市| 繁峙县| 滕州市| 永安市| 五莲县| 寻乌县| 蕲春县| 虞城县| 新安县| 浦城县| 吉林市| 宁晋县| 景宁| 陕西省| 东兰县| 霍山县| 玛曲县| 河池市| 扎兰屯市| 襄汾县| 梁平县| 克东县| 长寿区| 收藏| 安丘市| 汉源县| 兴隆县| 白城市| 临泉县| 东乡县| 年辖:市辖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