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新聞動態
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新聞動態>> 國內新聞動態

“蛟龍”號在太平洋雅浦海溝捕獲深海未知新物種

發布日期: 2017-06-06 09:30:44

當地時間6月5日,中國載人潛水器“蛟龍”號在西北太平洋雅浦海溝完成本航段第7次下潛,這是截至目前本航段采集海底生物樣品最多的一次下潛,其中包括一個新的未知物種,還需科學家進一步鑒定。

記者從“向陽紅09”船獲悉,“蛟龍”號5日在西北太平洋雅浦海溝進行了中國大洋第38航次第三航段的第7次下潛,也是本航段截至目前采集生物樣品最多的一次:共取得近底海水16升,變質巖53.8公斤,海參3只、海星1只、海綿1只、海蛇尾3只、未知物種1個。

此次下潛主要任務是近底航行和觀察,拍攝海底巨型底棲生物和海底地形地貌特征。“蛟龍”號下潛時,作業海區風雨來襲,潛水器在各崗位人員的協力配合下成功下潛,最大下潛深度5136米,水中時間9小時1分,作業時間3小時8分鐘。下潛人員為潛航員傅文韜、楊一帆和科研人員許恒超。

據傅文韜介紹,這次下潛遇到了含水量特別多的一種海參,機械手一捏感覺很有彈性,以往這種海參采集到甲板上會化掉,因此這次并未采集該樣品,而是采集了3只更飽滿的海參。這3只海參像果凍一樣攤在科學家的實驗室固定器皿上,其中一只海參呈透明狀,內部器官構造清晰可見。

圖片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中科院海洋研究所海綿動物分類專家龔琳對采集的海綿進行初步判斷,認為本次采集的海綿很有可能是肉食海綿,它能主動捕食一些小型的甲殼動物,這與絕大多數海綿通過體表一個個小孔濾食海水中的食物顆粒不同,目前就外觀看無法分辨該海綿屬于哪一綱,還需要進一步研究。

本航段首席科學家陳新華說,本次下潛采集到一個外形像海兔的新未知物種,還需進一步鑒定。在5100米深海的環境下,存在著數量可觀的大型生物種類,本次采集的生物,對了解雅浦海溝大型生物的分布特征、研究生物與環境間的相互作用機制提供了珍貴的樣品資源。

根據安排,6月7日,“蛟龍”號將進行本航段第8次下潛。(完)

相關鏈接

  • 國家海洋局
  • 國際海底管理局
  • INTERNATIONAL SEABED AUTHORITY
Copyright 2011 中國大洋礦產資源研究開發協會 版權所有 京ICP備13044873號-1 地址:北京市西城區復興門外大街1號 郵編:100860
主站蜘蛛池模板: 滨海县| 香港| 巴彦县| 自治县| 谢通门县| 同德县| 浠水县| 柳河县| 钟祥市| 南木林县| 浑源县| 海伦市| 松阳县| 长泰县| 武穴市| 福鼎市| 绍兴县| 榆树市| 曲周县| 玉门市| 滕州市| 沈阳市| 铁岭县| 永宁县| 寿光市| 武清区| 武功县| 星子县| 昌黎县| 安阳市| 武山县| 东平县| 绥江县| 休宁县| 乐业县| 白河县| 河北区| 莲花县| 新邵县| 田阳县| 合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