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新聞動態
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新聞動態>> 國內新聞動態

"蛟龍"大洋38航次三航段首潛成功 巨型海參自投羅網

發布日期: 2017-05-24 10:45:05

科考隊員在觀察海星

一條接近40公分的獅子魚、比成年人小臂還要大的紅色巨型海參、球形狀白色海綿……這是5月23日(下同)“蛟龍”號馬里亞納海溝北側首次下潛時高清錄像視頻所展示的內容。

當地時間23日15時59分,“蛟龍”號載人潛水器成功完成大洋38航次第三航段的首次下潛(總第143潛次)。本次下潛為工程下潛,調查區域為馬里亞納海溝北側,潛航員唐嘉陵、劉曉輝和新華社記者劉詩平在水下停留近9小時,海底作業時間3小時11分鐘,最大下潛深度4811米。

06時56分,全體人員各就各位;7時09分,蛟龍號布放入水;7時20分,開始下潛;9時49分,抵達預定深度;13時,拋載返航;15時36分抵達海面,15時59,回收至甲板。

本潛次沿測線開展了近底觀察和取樣,完成了環境參數測量;采集了近底海水、巖石和生物等樣品;拍攝了大量海底高清視像資料。獲取了玄武巖樣品26.3 公斤,近底海水16升,海參1只,海綿1只,蛇尾1只,海星2只。

唐嘉陵告訴中國海洋報記者,今天運氣很好,抓到了一只35公分左右的海參。當“蛟龍”號快要到達4800米海底時,就看到了一只紅色巨型海參。不過它對“蛟龍”號的到來并不歡迎,還沒等潛水器坐底,它就溜走了,逃跑的姿勢是S型,像跳舞一樣。半小時后,唐嘉陵又看到了一只同樣的海參。“這次不能讓他溜掉。”唐嘉陵說,我迅速打開“龍爪”輕輕抓住了它,但因體型較大,機械手并不能完全握住它,它不斷掙扎想要逃跑,當我要把他放進采樣筐時,海參掙脫出來卻跑錯了方向,自己游進了筐里。

本航段首席科學家陳新華表示,此次“蛟龍”號下潛作業獲取的玄武巖樣品,對研究馬里亞納海溝的成因以及其構造演化具有重要意義;采集的生物樣品對于促進深水生物多樣性、生態系統、生物地理學等研究具有重要價值。

此外,在本潛次下潛和作業過程中,下潛團隊對潛水器的航行控制、均衡調節、水聲通信與定位、機械手及作業工具等進行了全面測試,完成了潛水器技術狀態確認。(中國海洋報 郭松嶠)

采樣筐(海參 海星)

海參

海綿

海星

玄武巖

相關鏈接

  • 國家海洋局
  • 國際海底管理局
  • INTERNATIONAL SEABED AUTHORITY
Copyright 2011 中國大洋礦產資源研究開發協會 版權所有 京ICP備13044873號-1 地址:北京市西城區復興門外大街1號 郵編:100860
主站蜘蛛池模板: 周宁县| 兰溪市| 阜城县| 湟中县| 康马县| 安福县| 盈江县| 乐清市| 泾阳县| 玉田县| 陆河县| 旬阳县| 辽阳市| 和龙市| 安阳县| 芦溪县| 开远市| 武胜县| 江油市| 湄潭县| 广东省| 英山县| 泰顺县| 四平市| 白朗县| 平南县| 阿拉善右旗| 樟树市| 梨树县| 永川市| 宁波市| 富宁县| 沂源县| 祥云县| 上虞市| 武汉市| 民乐县| 定西市| 阿鲁科尔沁旗| 筠连县| 沙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