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新聞動態
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新聞動態>> 國內新聞動態

“蛟龍”成功完成西北印度洋首潛

發布日期: 2017-03-03 17:11:14

茫茫西北印度洋上,人類第一次搭乘潛水器到達海底深處的臥蠶熱液區。當地時間(下同)2月28日晚,記者在蛟龍號拍攝的高清視頻和照片中看到,一座座死亡硫化物煙囪體凝然寂立在海底,默默地陪伴著漫長歲月里的洋脊變遷。

蛟龍號下潛時拍攝到的深海生物

28日17時,蛟龍號載人潛水器成功完成西北印度洋首潛,這也是大洋38航次第一航段的首次下潛(總第123潛次)。本次下潛為工程下潛,調查區域為臥蠶2號熱液區,潛航員唐嘉陵、趙晟婭、楊一帆在水下停留近10小時,海底作業時間6小時5分鐘,最大下潛深度3117米,順利完成標識物布放、微地形地貌測量,并獲取了硫化物、玄武巖和熱液沉積物樣品。

7時14分,蛟龍號布放入水,8時56分抵達預定深度。潛航員完成了潛水器全面技術狀態確認與功能測試,沿測線調查和觀察,了解熱液區范圍和硫化物分布,布放標識物,測量環境參數并放置微生物富集罐,利用測深側掃聲吶測量微地形地貌,采集硫化物、巖石、熱液沉積物和近底海水樣品。15時01分蛟龍號拋載返航,16時36分抵達海面,17時02分回收至甲板。

蛟龍號采集到的巖石樣品

本次下潛共獲取硫化物樣品4塊,共計4.2公斤;玄武巖1塊,重18.7公斤;短柱狀沉積物插管3管,其中熱液沉積物1管;近底海水16升。下潛中觀察到枕狀玄武巖和灰白色有孔蟲砂,發現一片直徑約100多米的硫化物丘和死亡硫化物煙囪體,煙囪體高度達10米左右。高清攝像機拍攝到一只通體紅色、體長30厘米左右類似烏賊的深海生物。

本航段首席科學家韓喜球表示,本次下潛驗證了大洋28航次在該區域的海洋調查結果,這是中國第一次對西北印度洋開展深潛調查,對了解該區域的硫化物規模和成礦機理具有重要意義,在接下來的潛次中還將進一步評估該區域的資源潛力,提高相關科學研究的認識水平。

“海底地貌中,熱液區的地形是最復雜的。”潛航員唐嘉陵告訴記者,作為大洋38航次的揭幕戰,同時也是在西北印度洋的首潛,蛟龍團隊根據以往的海洋調查資料對作業中可能出現的困難做了充足準備,此次觀察到的熱液區地形存在多條深裂谷,但并未對潛器航行造成影響。

38航次第一航段安全總監、副總指揮丁忠軍表示,航次首潛總體順利,充分體現了備航工作的成效和不斷提高的“蛟龍”維護技術保障水平,技術保障人員配合默契、經驗豐富,蛟龍號業務化運行條件趨于成熟。(據中國海洋報 王自堃)

相關鏈接

  • 國家海洋局
  • 國際海底管理局
  • INTERNATIONAL SEABED AUTHORITY
Copyright 2011 中國大洋礦產資源研究開發協會 版權所有 京ICP備13044873號-1 地址:北京市西城區復興門外大街1號 郵編:100860
主站蜘蛛池模板: 晋宁县| 乌什县| 平顺县| 永胜县| 抚顺市| 无为县| 连州市| 遵义县| 嵊泗县| 古浪县| 多伦县| 凤冈县| 洛扎县| 满洲里市| 陆川县| 曲麻莱县| 五寨县| 绥棱县| 厦门市| 锦州市| 辽中县| 义乌市| 石台县| 东辽县| 蓝田县| 平度市| 托克托县| 嘉峪关市| 岑溪市| 营口市| 德钦县| 监利县| 朝阳县| 萨迦县| 桦甸市| 湘潭市| 克拉玛依市| 福贡县| 扎赉特旗| 驻马店市| 富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