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新聞動態
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新聞動態>> 國內新聞動態

大洋38航次第一航段“蛟龍號”首次下潛成功

發布日期: 2017-03-01 18:06:29

當地時間28日,蛟龍號載人潛水器在西北印度洋卡爾斯伯格脊臥蠶2號熱液區開展中國大洋38航次首次下潛(總第123潛次)。06:59全體人員各就各位,07:14蛟龍號布放入水,07:18開始下潛,08:56抵達預定深度,15:01拋載返航,16:36抵達海面,17:02回收至甲板,最大下潛深度:3117米,水中時間9小時48分鐘,海底作業時間6小時5分鐘。下潛人員:唐嘉陵、趙晟婭、楊一帆。

本次下潛對潛水器的航行控制、均衡調節、水聲通信與定位、取樣作業等功能進行了系統的全面測試,完成了潛水器技術狀態確認,并開展了實習潛航員主駕駛實艇訓練。潛水器按計劃開展抵近勘查和取樣作業,共獲取硫化物樣品4塊,共計4.2kg;玄武巖1塊,重18.7 kg;短柱狀沉積物插管3管,其中熱液沉積物1管;近底海水16L。

本次下潛進行了環境參數測量并布放了微生物富集裝置,開展了測深側掃微地形測量,觀察到枕狀玄武巖和灰白色有孔蟲砂,初步估計了臥蠶2號熱液區范圍直徑約100米,煙囪體的高度達10米左右。

本次下潛驗證了大洋28航次在該區域的調查結果,是中國第一次對西北印度洋開展深潛調查,對了解該區域的硫化物規模和成礦機制具有重要意義,在接下來的潛次中還將進一步評估該區域的資源潛力、提高相關科學研究的認識水平。

本潛次各崗位配合流暢,蛟龍號下潛作業全過程技術狀態穩定,圓滿完成了既定作業任務。航次首潛成功得益于充分細致的備航工作、潛水器全流程港池演練、蛟龍號安全制度體系的充分宣貫與嚴格落實等準備工作,體現了航次組織實施各部門對航次工作的高度重視,標志著蛟龍號技術支撐保障水平大幅提高,業務化運行技術條件日趨成熟。

相關鏈接

  • 國家海洋局
  • 國際海底管理局
  • INTERNATIONAL SEABED AUTHORITY
Copyright 2011 中國大洋礦產資源研究開發協會 版權所有 京ICP備13044873號-1 地址:北京市西城區復興門外大街1號 郵編:100860
主站蜘蛛池模板: 镇江市| 抚顺市| 湟中县| 蕲春县| 永吉县| 武功县| 依兰县| 通江县| 沙田区| 太仓市| 全南县| 瑞金市| 泰安市| 湘潭市| 衡山县| 老河口市| 太谷县| 大庆市| 河间市| 尼勒克县| 庆城县| 安陆市| 白山市| 巩留县| 田林县| 阜城县| 綦江县| 沁源县| 广水市| 突泉县| 曲阜市| 鲜城| 婺源县| 卓尼县| 资兴市| 大英县| 北辰区| 新巴尔虎左旗| 西乡县| 皮山县| 柏乡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