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新聞動態
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新聞動態>> 國內新聞動態

蛟龍號連續大深度下潛(圖)

發布日期: 2016-05-31 14:58:01

 29日,科考人員從搭載蛟龍號的“向陽紅09船”下船。新華社發

  29日,科考人員從搭載蛟龍號的“向陽紅09船”下船。新華社發

據新華社廈門5月29日電搭載蛟龍號載人潛水器的“向陽紅09船”29日從西北太平洋返航抵達廈門國際郵輪碼頭,蛟龍號圓滿完成了2016年試驗性應用航次(中國大洋37航次)第一航段的科考任務。

蛟龍號載人潛水器在本航段共開展了13次下潛作業,其中維嘉海山作業區8次,雅浦海溝作業區5次,最大下潛深度6796米。

連續大深度下潛,是蛟龍號在本航段科考作業的一大亮點。據航次現場總揮鄔長斌介紹,蛟龍號在雅浦海溝作業期間,10天時間中下潛次數達5次,其中3次超過6000米,蛟龍號技術狀態穩定,獲得了大量海底生物、礦產樣品,以及海底視頻、照片和環境基線數據。

據本航段首席科學家、國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研究員王春生介紹,通過蛟龍號在維嘉海山的幾次下潛作業,科研人員發現該海山西南側山頂區域存在連續的富鈷結殼分布區,資源前景比附近的采薇海山相對更好,這為我國未來在富鈷結殼勘探合同區重點勘探區塊的選擇積累了科學依據。

“我們還發現維嘉海山和采薇海山的巨型底棲生物分布具有較好的聯通性。以往人們認為海山之間由于地理隔離會造成生物種類有所差別,但現在來看并非如此,這將降低人們對生物種類滅絕的擔憂。”王春生說。

通過蛟龍號在雅浦海溝西側溝壁的下潛作業,科研人員發現該區域巨型底棲生物種類多樣性較低,但具有較明顯的成帶分布特點。蛟龍號在雅浦海溝東側溝壁下潛作業時,發現有輝長巖和橄欖巖兩種巖石,這將可能改變對人們對加羅林海脊的傳統認識。在雅浦海溝作業期間,科研人員還現場培養了海溝深層水和沉積物中的細菌和真菌,獲得了40000多個微生物菌落,為下一步研究生源要素與微生物之間相互作用和微生物適應寒冷和高壓環境機制研究奠定了基礎。

“向陽紅09”船搭載蛟龍號載人潛水器計劃于6月2日從廈門起航,開展本航次第二航段的科考任務,調查區主要位于馬里亞納海溝。

相關鏈接

  • 國家海洋局
  • 國際海底管理局
  • INTERNATIONAL SEABED AUTHORITY
Copyright 2011 中國大洋礦產資源研究開發協會 版權所有 京ICP備13044873號-1 地址:北京市西城區復興門外大街1號 郵編:100860
主站蜘蛛池模板: 嘉祥县| 将乐县| 荥阳市| 广灵县| 寿光市| 阳原县| 驻马店市| 新泰市| 应用必备| 托里县| 深州市| 方山县| 衡阳市| 西峡县| 治县。| 高要市| 淮阳县| 汕头市| 潮安县| 长葛市| 嘉善县| 曲沃县| 行唐县| 玉树县| 洪湖市| 朝阳市| 石嘴山市| 铜川市| 武夷山市| 张家川| 凤凰县| 调兵山市| 金沙县| 桐乡市| 宾阳县| 西贡区| 安吉县| 乐平市| 阳朔县| 马尔康县| 时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