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2月1日下午,中國大洋協會第六屆常務理事會第十四次會議在北京召開。協會常務理事、常務理事代表以及協會辦公室相關人員出席了會議。中國大洋協會理事長王飛主持會議,國家海洋局黨組成員、副局長孫書賢發表重要講話。會議審議了《中國大洋協會2015年工作總結和2016年工作重點》、《國際海域資源調查與開發“十三五”規劃》(審議稿)以及協會理事會換屆等事宜。
中國大洋協會秘書長劉峰代表協會作了《中國大洋協會2015年工作總結及2016年工作重點》的報告,就2015年開展的各項大洋工作向常務理事會作了匯報:深海立法取得積極進展,《深海海地區域資源勘探開發法》進入審議階段;戰略規劃工作全面展開;中國五礦集團公司獲得國際海底區域新礦區,這是我國首次以企業為主體參與“區域”活動;協會向國際海底管理局順利提交多金屬結核勘探合同延期申請;共組織了五艘船開展六個大洋航次,在合同區和調查區均取得積極進展,并進一步提升了作業效率,拓展了航次資源;深海高新技術裝備取得突破進展,4500米深海自主勘查系統(“潛龍二號”)順利完成湖上及海上試驗任務;大洋能力建設實質性推進,“兩型新船”建設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得到發展改革委的批復,建造工作全面啟動;深度介入國際事務,積極參與國際新規則的制定,持續開展國際海底地理實體命名工作;“多渠道、多層次、多形式”地開展大洋宣傳工作,為大洋工作營造了良好輿論氛圍。
中國大洋協會辦公室政策規劃處有關人員作了關于《國際海域資源調查與開發“十三五”規劃》的報告。從《規劃》的定位和依據、編制理念、結構及內容,全面介紹了《國際海域資源調查與開發“十三五”規劃》的編制情況。協會辦公室副主任何宗玉就協會理事會換屆情況作了說明。
會議充分肯定2015年大洋工作,認為在深海立法、戰略規劃、深海裝備技術發展及綜合能力建設方面均取得顯著成績;審議通過了協會換屆的考慮;并提出需進一步明確“十三五”目標,量化任務,提高《規劃》的可操作性。
國家海洋局副局長孫書賢感謝常務理事單位對大洋工作的長期支持,強調要充分利用好常務理事會議事機制,調動各常務理事單位的積極性,共謀大洋事業發展;大洋協會要充分發揮組織協調、指導推動的優勢作用,吸引各研究機構、企業參與大洋發展;以“十三五”為契機,進一步拓展大洋業務,按照任務的緊迫程度開展大洋“十三五”工作;充分利用現有資源,爭取加大投入力度,調動各國家綜合部門的力量,使之產生疊加效應,同時吸引社會力量,鼓勵企業成為深海技術研發等工作的活動主體。
王飛理事長最后強調,2016年是“十三五”開局之年,《國際海域資源調查與開發“十三五”規劃》即將出臺,大洋事業需找準自身定位,積極謀劃,借力發展,努力創造出新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