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17日)上午,圓滿完成中國大洋35航次科考任務、首次在西南印度洋海底熱液區下潛取得重大突破后,蛟龍號載人潛水器跟隨母船“向陽紅09號”返回母港青島,并正式入駐國家深海基地。這標志著蛟龍號正式安家青島,此后將以國家深海基地為依托開展試驗檢測、維修維護、科學考察等業務化運行工作。而調整后建成的22米燈塔,也將成為基地標志性建筑,形成了一道亮麗的海岸風景線。
3月16日,山東青島邊檢站為“向陽紅09”科考船辦理了入境手續。當日,青島邊檢和其他單位為科考船辦理了入境手續,對60名船員和科考人員進行了人證對照,并核查了船上的武器彈藥。據悉,此次“向陽紅09”是從毛里求斯的路易港航行回國,結束了為期112天的國外考察任務。
在此次科考任務中,“向陽紅09”船搭載蛟龍號載人潛水器是前往西南印度洋開展資源、生物多樣性和環境調查與評價,蛟龍號獲得的大量深海樣品和數據,對我國深海生物多樣性研究,海底熱液區熱液、生物和地質交叉綜合研究等具有重要價值。
提起蛟龍號載人潛水器,很多人都會引以為豪。繼2012年在太平洋馬里亞納海溝創造了7062米世界同類載人潛水器最大下潛深度之后,蛟龍號又馬不停蹄地開展了連續3年的試驗性應用。
今天深海基地將會正式啟用。國家深海基地是世界上第五個深海技術裝備支撐基地,在其建設之初,國家海洋局和青島市委市政府科學決策,率先探索國家項目地方代建模式,由青島市政府對中央財政投資的國家深海基地項目實施地方代建。
國家深海基地位于即墨市鰲山衛,占地390畝,征用海域62.5公頃,建筑面積25146平方米,投資51244萬元。陸域工程主要建設科研業務用房、維修維護廠房、深海模擬訓練用房;海域工程主要建設停靠兩個6000噸科考船的280米長碼頭和393米引堤工程。
2013年6月,國家海洋局與青島市政府簽署項目合作協議,決定實行“國家項目地方代建”模式,這是國家海洋局建設項目中第一個由地方政府代建的項目。2013年8月,青島市指派新成立的專業建設管理單位青島市城鄉建設委建筑工務局接收項目代建,通過充分整合、發揮系統資源優勢和綜合專業優勢,實施專業化管理,項目進度加快,2013年11月8日項目奠基開工。
目前海域碼頭已投入運行;隨著天氣轉暖,綠化、道路施工條件轉好,陸域工程正在加緊進行室外環境配套施工。
國家深海基地是繼俄羅斯、美國、法國和日本之后的世界上第5個深海技術支撐基地。21世紀是海洋的世紀,而現在深海科學研究已經成為世界海洋研究的最前沿,也是最熱點的領域。深海產業也是方興未艾,據估算,海洋中的礦物資源和生物資源是陸地的一千倍,伴隨世界深潛技術的發展以及陸地礦產資源的枯竭,一場深海資源的爭奪戰已經在世界范圍內拉開帷幕。有消息說,目前深海礦產資源正處在由勘探向商業開發轉變的階段。現在蛟龍號即將正式入住我國家深海基地,世界第五個深海技術支撐中心,即將開始全面投入運營,對于中國更好的和平開發和利用國際公共海底的資源,建設海洋強國,都有非常重要和現實的意義。
據了解,此次蛟龍號在經過一段時間的修整后,還將再次踏上征程。今年蛟龍號的試驗性應用航次將分兩個航段進行。第一個航段計劃于2015年6月赴西北太平洋富鈷結殼合區開展資源和環境調查。第二航段于8月至9月赴馬里亞納海溝開展基礎科學調查研究。
來源:青島新聞網、央廣網、光明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