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新聞動態
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新聞動態>> 國內新聞動態

直擊大洋34航次科考:“大洋一號”第二航段圓滿完成

發布日期: 2015-02-11 14:18:02

當地時間8日上午8點半,完成中國大洋34航次第二航段科考任務的“大洋一號”科考船順利抵達毛里求斯路易港進行補給和人員交接。

第二航段科考歷時40天,航渡8天,靠港5天,在西南印度洋工作區27天,其中實際作業約24天,航行避風3天。

據航段首席科學家、國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李懷明副研究員介紹,根據《中國大洋34航次實施方案》要求,在工作區主要開展了綜合熱液異常拖曳探測、電視抓斗取樣(包括沉積物化探取樣)、近底磁力探測、近底電磁法、高精度地形地貌等調查作業。因為海況和設備等原因,本航段的作業在現場進行了個別調整,最終“安全、順利地完成了調整后的各項調查任務”。

據了解,本航段在西南印度洋硫化物合同區開展了13條間距3—4公里的綜合異常拖曳探測測線,覆蓋了大約1000平方公里區域,初步圈出4處礦化異常區。在其中1處礦化異常區開展了300米間距綜合拖曳測線加密調查,圈出了礦化區范圍。該礦化區具有水深淺、地形平坦、分布范圍大的特點。完成了25站電視抓斗作業,獲得了硫化物、巖石和沉積物樣品。同時,獲得西南印度洋工作區一批地球物理、物理海洋、水文等數據資料。

8日晚7點,參加第三航段的29名交接人員到達“大洋一號”,交接工作順利展開。8月13日“大洋一號”將再次啟航,奔赴西南印度洋作業區開始大洋34航次第三航段的考察工作。

中國大洋34航次的主要任務是履行我國與國際海底管理局簽訂的《西南印度洋多金屬硫化物資源勘探合同》。大洋一號船將在西南印度洋數千平方公里的海區,利用海底綜合異常探測系統、中深鉆機等高技術設備對西南印度洋海底進行勘探。與此同時,采集系統的地質、地球物理、物理海洋、環境等樣品和數據,用于開展西南印度洋基礎科學研究。

相關鏈接

  • 國家海洋局
  • 國際海底管理局
  • INTERNATIONAL SEABED AUTHORITY
Copyright 2011 中國大洋礦產資源研究開發協會 版權所有 京ICP備13044873號-1 地址:北京市西城區復興門外大街1號 郵編:100860
主站蜘蛛池模板: 修武县| 白水县| 衡东县| 高碑店市| 遵化市| 峨眉山市| 固安县| 台前县| 靖宇县| 泸溪县| 尼木县| 新竹市| 盖州市| 开原市| 阿城市| 卢湾区| 开封县| 明溪县| 当涂县| 安新县| 尉犁县| 隆德县| 荥经县| 浏阳市| 鄂州市| 乌兰察布市| 都昌县| 高碑店市| 景泰县| 永兴县| 长岭县| 涪陵区| 体育| 安陆市| 阿克| 奉新县| 德庆县| 西和县| 开原市| 涡阳县| 石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