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輝成績
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蛟龍號2013年試驗性應用航次完美收官

發布日期: 2014-06-23 15:42:56

由中國大洋協會組織實施的蛟龍號2013年試驗性應用航次(大洋31航次),自2013年6月5日從青島起航以來,先后前往中國南海、中國大洋協會東北太平洋多金屬結核勘探合同區和西北太平洋富鈷結殼勘探礦區開展下潛作業,中途停靠波納佩港補給。9月19日,其支持船舶“向陽紅09”船順利返抵江蘇江陰蘇南國際碼頭,航次歷時113天。

座談會上,在聽取現場指揮部對整個航次的工作匯報以及各部門代表的總結發言后,國家海洋局副局長王飛對返航隊員表示熱烈的歡迎并強調,蛟龍號2013年試驗性應用航次受到了廣泛關注和相關部門的大力支持。今后載人深潛團隊要再接再厲,發揚“嚴謹求實、團結協作、拼搏奉獻、勇攀高峰”的載人深潛精神,不斷提高和增強團隊的業務水平和工作能力。

中國大洋協會辦公室主任金建才表示,對蛟龍號試驗性應用航次所取得的數據和資料要進一步研究。在對本航次進行評價的基礎上,規劃好下一步工作,對作業的工具和手段進行改進、提高,為未來航次科考任務的執行做好準備。

此外,參航各個單位的代表和科學家們紛紛總結了蛟龍號2013年試驗性應用航次(大洋31航次)的工作情況,現場氣氛活躍熱烈。

據了解,航次期間,蛟龍號共執行21次下潛任務,搭乘科學家14人次,共計10位科學家,其中包括同濟大學和國家海洋局第二研究所的兩名女科學家。在總體海況較為惡劣的不利因素下,全體隊員,兢兢業業、努力拼搏,齊心協力,攻堅克難,取得大量地質、生物樣品以及高清視像資料,獲取了大量而精細的海底地形資料,充分發揮了蛟龍號的深海作業能力和優勢,同時完成了11次CTD采水、8次浮游生物拖網、4次多管地質取樣和3次箱式取樣等常規調查作業。

據悉,“向陽紅09”船將于9月24日返回青島。蛟龍號2013年試驗性應用航次的順利完成,成功邁出了蛟龍號轉入應用階段的第一步,充分證明了現場指揮部和臨時黨委的組織協調能力和深潛團隊的任務執行能力,驗證了蛟龍號優越、穩定的性能,展現了蛟龍號在海底環境評價科學探測方面的應用遠景。然而,著眼未來,中國載人深潛事業的發展任重道遠,蛟龍號載人潛水器由試驗性應用最終走向業務運行需要載人深潛團隊的不斷發展和壯大以及多個大洋航次的歷練方能實現,期間仍需國家科學計劃和其他相關計劃的共同支持。

相關鏈接

  • 國家海洋局
  • 國際海底管理局
  • INTERNATIONAL SEABED AUTHORITY
Copyright 2011 中國大洋礦產資源研究開發協會 版權所有 京ICP備13044873號-1 地址:北京市西城區復興門外大街1號 郵編:100860
主站蜘蛛池模板: 清镇市| 胶州市| 萨迦县| 阳谷县| 门源| 曲松县| 庆元县| 当雄县| 法库县| 广州市| 安宁市| 花莲县| 星座| 盐山县| 文化| 肥乡县| 大埔区| 滦平县| 乐东| 芒康县| 荆州市| 土默特左旗| 清新县| 忻城县| 固镇县| 离岛区| 新乡市| 长乐市| 合水县| 无棣县| 精河县| 长汀县| 普定县| 安图县| 始兴县| 清镇市| 云南省| 共和县| 沙河市| 凌源市| 海林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