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新聞
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新聞動態>> 圖片新聞

中國大洋協會與國際海底管理局簽富鈷結殼勘探合同

發布日期: 2014-04-29 14:47:31

今天上午,中國大洋礦產資源研究開發協會(以下簡稱“中國大洋協會”)與國際海底管理局在北京正式簽訂了國際海底富鈷結殼礦區勘探合同,標志著我國繼2001年在東北太平洋獲得7.5萬平方公里多金屬結核礦區、2011年在西南印度洋獲得1萬平方公里多金屬硫化物礦區之后獲得的第三塊具有專屬勘探權和優先開采權的富鈷結殼礦區已經完成所有法律程序。

簽約儀式現場

點擊進入專題

合同簽訂儀式上,中國大洋協會秘書長金建才和國際海底管理局秘書長涅·艾洛提·奧敦通分別代表雙方在合同文本上簽字,外交部、國土資源部、國家海洋局等有關部門負責人出席了活動。此前,在日本經濟產業省副大臣松島綠見證下,日本已與國際海底管理局簽訂了富鈷結殼勘探合同。俄羅斯和巴西也已向國際海底管理局提出了富鈷結殼勘探工作計劃申請。截止目前,國際海底管理局共收到26份礦區申請,其中已簽訂勘探合同或獲得核準的有19份。

中國大洋協會秘書長金建才致辭

點擊進入專題

按照中國大洋協會與國際海底管理局簽訂的勘探合同要求,未來15年,中國大洋協會將在該區域內開展資源評價、環境調查、采礦和選冶系統開發與試驗等工作,履行培訓發展中國家的科技人員的義務,并在勘探合同簽訂后10年內完成勘探區面積2/3的區域放棄,保留1000平方公里留作享有優先開采權的礦區。

2012年 7月27 日,國際海底管理局通過了《“區域”內富鈷結殼探礦和勘探規章》,中國大洋協會在這之后率先向國際海底管理局提出礦區申請。中國國家海洋局和財政部分別代表中國政府為該項申請提供了擔保和財政承諾。2013年7月19日,在國際海底管理局第19屆會議期間,管理局理事會核準了中國大洋協會提出的富鈷結殼礦區申請。中國大洋協會據此與國際海底管理局簽訂了為期15年的勘探合同,合同區位于西北太平洋海山區,面積3000平方公里,限定在長度550公里、寬度550公里的長方形范圍內。

國際海底管理局秘書長涅?艾洛提?奧敦通致辭

富鈷結殼資源主要集中分布于海山、海脊和海臺的斜坡和頂部。其鈷平均含量可高達0.5-0.7%,還含有鈦、鈰、鎳、鋯和稀土等重要資源,具有巨大的潛在經濟價值和良好的開發前景,同時其賦存的環境對于人類認識海洋具有很高的科學價值。中國大洋協會依照勘探合同開展區域內的勘查,將有利于對海底資源的了解和利用,有利于提高對深海的科學認知水平和有效保護海底環境,有利于帶動和促進有關深海技術裝備研制邁上新臺階,也有利于實現《聯合國海洋法公約》所確立的國際海底活動服務于全人類利益的宗旨。

點擊進入專題

相關鏈接

  • 國家海洋局
  • 國際海底管理局
  • INTERNATIONAL SEABED AUTHORITY
Copyright 2011 中國大洋礦產資源研究開發協會 版權所有 京ICP備13044873號-1 地址:北京市西城區復興門外大街1號 郵編:100860
主站蜘蛛池模板: 牙克石市| 南阳市| 双峰县| 西充县| 灌阳县| 白山市| 佛山市| 工布江达县| 荔波县| 鄂托克前旗| 万山特区| 奇台县| 景洪市| 呈贡县| 绵竹市| 黔西县| 衡东县| 崇州市| 永城市| 邵东县| 九江县| 高邑县| 金塔县| 沾化县| 鹤岗市| 昭通市| 晋江市| 岫岩| 莱阳市| 敖汉旗| 田东县| 油尖旺区| 平南县| 晋中市| 南召县| 仪陇县| 林西县| 闵行区| 宿迁市| 乾安县| 岳西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