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國家高技術研究發展計劃(863計劃)支持、國家海洋局組織、中國大洋協會作為業主具體組織實施的我國第一臺自行設計和自主集成研制的蛟龍號載人潛水器,繼去年10月成功完成1000米級海試后,于2010年5月13日至7月18日在南海進行了為期49天的3000米級海上試驗,并取得巨大成功。
在3000米級海上試驗中,載人潛水器共完成17次下潛,其中7次穿越2000米深度,4次突破3000米,最大下潛深度達到3759米,并完成了坐底、巡航、插國旗、布放標志物、海水和生物取樣、海底高精度測繪等多項海底作業,創造了水下和海底作業9小時零3分的記錄,驗證了蛟龍號載人潛水器在3000米級水深的各項性能和功能指標。
此次海試成功標志著我國載人深潛技術已取得歷史性跨躍,初步具備了全球海洋平均深度3682米水深作業的能力。這一深度的突破體現了中國在深海技術領域的重大進步,這是中國科技界和海洋界不辱使命、實現中華民族“可下五洋捉鱉”宏偉夙愿的壯舉。